[生活] 慢摇童年的扇底清风
时至小暑,天却热似三伏。蝉声高吭,草木低垂,就连路边的小狗也在阴凉处耷拉着舌头,慵懒怠惰,没有了往日里的凶悍。
童年的夏季天没有这么酷热,牵牛花在清晨的轻风中盛开,垂髫总角便三五成群忙着捉迷藏。稍热,抽出插在裤腰上的芭蕉扇轻摇两下,顿感清冽之气吹散了一团混沌的暑气。
那个时候,家家户户总要备着几把芭蕉扇,考究的女主人还会用布条给它缝一个包边,这样就不易坏,可以多用一些日子。到了晚上纳凉,两条板凳,一席竹榻,芭蕉扇声就会此起彼伏。这就是扇的第二个作用了,驱赶蚊虫。
躺在户外,看流萤飞,观流星逝,闻虫鸣唧唧,听蛙声一片。月亮特别清辉,夜空尤其深邃,云舒卷、风掠过,不知不觉在星辰下已是梦乡。即便父亲从井底捞起一个西瓜,母亲端上一碟肉脯,他们也懒得去争食,一任甘甜咸香在睡梦中逝去。
岁月流转,夏日那曾从不离手的芭蕉扇日子,渐渐如烟散去。扇之风的温润,扇之风的手势,连同那悠悠闲情,亦一去不返了。原来扇底清风,是轻摇孩童最无忧的慢时光。
或许,那缕扇风已渐飘远,但舌尖的咸香,仍是掬手可得的旧梦。